
前言
今年夏天,香港中文大學社會責任及可持續發展處推出
「負責任消費.可持續發展」–– 設計思考2022暑期訓練計劃
透過培訓、設計思考(Design Thinking)構思及實踐解決方案,向中學生介紹聯合國「可持續發展目標」,特別是目標12(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),同時培養他們的溝通能力、領導才能及策劃活動的技巧。
同學通過認識聯合國17個「可持續發展目標」、和塑膠氾濫議題;針對負責任消費、塑膠污染、濫發及濫用問題,構思及於所屬學校執行解決方案;從中拓展世界視野及實踐世界公民的責任,發揮創意,建立「負責任消費」校園和社區。
根據《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》的數據顯示,香港每日產生超過15,000公噸的都市固體廢物,其中包含了2,500公噸的
廢塑膠。
塑膠的價格便宜、質量輕、耐用,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。
然而,當塑膠分解為微塑膠,便能積存在於河川、海洋、
空氣、土壤等,對環境及生態造成深遠威脅。
而根據香港食物安全中心——海產中的微塑膠一文當中有關
歐洲食物安全局對微塑膠的定義。「微塑膠」是指大小介乎0.1微米與5000微米之間的不規則形狀塑膠混合物,亦即微小如某些細菌,以至大如一顆黃豆般的膠粒。
我們在海洋環境中可發現不同源頭產生的微塑膠,既有微小的顆粒(例如來自磨砂皮膚護理產品),也有從大件塑膠廢料分解出來的碎屑。
方案背景
近年,世界各地紛紛提倡「負責任消費」並響應「走塑」行動,特別是棄用單次性塑膠製品,並探索使用其他替代品。
年初,更有科學家首次在人體血液樣本中檢測到微塑膠粒。
作為全球公民,我校團隊有感自己需要作為學生領袖出一分力,向同學推廣可持續發展,建立我校可持續發展文化。
故此,我們設計了一個「負責任消費」方案大綱。
期望能夠通過校內以及線上宣傳,並輔以遊戲化思維提升我校同學和社群的環保意識,從而引起他們對負責任消費和生產的重視,以達至綠色生活。
Resource: https://www.cfs.gov.hk/tc_chi/programme/programme_rafs/programme_rafs_fc_02_19.html